11月17日,由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北京金融协会联合主办的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专题培训班(第七期)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如期举办。
培训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主持,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张卫东局长、密云区生态环境局杨国玉副局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吴汝川会长、北京绿色交易所王乃祥董事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卫东局长介绍了通州区气候投融资试点的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讲解。
杨国玉副局长感谢亚行提供的培训机会,同时对密云区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思考和计划进行了分享。
吴汝川会长指出气候投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举措之一,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将以构建凝聚双碳和绿色金融生态圈为目标,一如既往的在气候投融资和绿色金融领域做好各项工作。
王乃祥董事长提出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国务院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在气候投融资领域重点围绕绿色交易服务、绿色公共服务、绿色能力建设、绿色金融服务开展工作,目前成效卓著。
本次培训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马爱民副主任对双碳政策提出的背景、双碳“1 n”政策体系建设情况、政府和企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行动进行了详细讲解。
梁希教授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与绿色金融背景、气候投融资政策与标准、金融机构核算与风险管理三个部分,分享了气候投融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展望,并对国内外的气候投融资工具和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北京绿色交易所梅德文副董事长回顾了碳市场的起源,详细介绍了碳市场的原理、框架、发展现状,指出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
培训还邀请了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交易中心王宇飞经理,对常见国际碳核算标准进行介绍,同时通过丰富的案例对碳排放核算展开了进一步的讲解和展示。广东南方碳捕集封存与利用产业中心吴怡总监,从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发展背景与建设需求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构架与相关技术理念,并对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展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的课程聚焦于气候友好型项目实现技术路径,从双碳路径关键技术体系、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技术推广三个维度进行了详实的阐释。
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代表,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与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分别进行了经验分享。来自政府、ngo组织、金融机构、控排企业、气候投融资项目业主、第三方审核机构的近400名代表参与了本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