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联合启动上线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与北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毳毳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物局及北京市各区文物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陈名杰局长在致辞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文物活化利用之路,“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的上线恰逢其时,要着力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让社会力量更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让文物资源更多服务群众美好生活。市文物局制定了《北京市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导则(试行)》,聚焦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结合北京市文物建筑的特点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系统提出文物建筑利用方式的“白名单”;鼓励、指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开放运营,集成各项政策,规范文物建筑产权人、使用人和文物行政部门的职责行为。通过平台,市文物局携手北交所搭建起文物建筑产权人、文物行政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之间的信息桥梁,不断推动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绩。
曾毳毳总经理表示,作为全国要素市场的中心市场和领军机构,北交所自2020年起不断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新方式,先后服务两批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为海淀区首宗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永山宅院起草利用方案评审标准、组织专家评审并探讨全流程绩效评价服务,并承接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课题研究,总结全国优秀案例并提报政策建议,为联合市文物局共建“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会议同步发布《北京市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导则(试行)》以及东城区禄米仓、朝内81号院,通州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昌平区白浮泉、居庸关长城及古客栈、菩萨庙,房山区万佛堂,延庆区应梦寺等首批5区10宗重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这些项目正在通过“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公开招募社会力量参与,未来将逐步向公众开放。
“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集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相关政策解读、操作指引、宣传展示、合作对接、数据管理、项目绩效评价于一体,旨在以公开透明的交易行为,保障文物建筑产权或管理使用单位及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社会力量的权益,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路径和行为,推动文物有效地开放利用,擦亮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未来,北交所将不断完善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进场交易的制度、流程与服务标准,助力“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做深、做实、做细,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为北京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