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金融服务科创企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3年5月18日,人民银行等9部委联合印发《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我市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金融改革试验区。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又一有力政策支持。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将有助于发挥我市科创资源雄厚、金融资源集聚优势和中关村示范引领作用,支撑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经过积极探索和创新,在科创金融资源聚集规模、资本市场服务效能、科技与金融对接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科创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显著提升,中关村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已达70家,上半年“京创通”“京创融”累计发放145亿元、同比增长87%,9月末科创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有贷户数同比增长23%。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2年来上市公司超过2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设立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专精特新”专板、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等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深化“畅融工程”“钻石工程”“育英计划”等融资对接和服务机制。
我市将在力求发挥好已有机制、巩固优势的同时,结合《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新的科创金融模式,形成更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提出力争通过5年时间,构建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国领先的科创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从加快完善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科创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科创保险和担保体系、夯实科创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推进科创金融开放交流与合作、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等7个方面,提出37项重点任务。同时,为确保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并取得实效,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人才政策、加强评估考核4项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抓好试验区建设,确保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与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和“两区”建设政策做好衔接、增强合力。用好金融和科技创新叠加优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服务,促进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