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进一步加强国有控股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国资委在“两利四率”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利五率”的考核指标体系,即考核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3月28日,全国共有央企有98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40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央地方)有1336家。从2022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利润总额1-12月为43148.2亿元,全年同比降幅逐渐收窄、稳定;应交税费1-12月为59315.7亿元,同比增长8.4%;资产负债率在12月末为64.4%,上升了0.4%。
相较于民营企业情况,结合2022年所实行的“两利四率”考核指标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全年整体运行情况有很强韧性,保持了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有能力应对新考核指标的深化要求。
有“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体系将从2023年开始实行,与“两利四率”相比,新指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指标经过优化后,更能全面把握企业的运行情况,对国有控股企业发出了更明确的挑战要求。
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改动,企业需要注意自身的资本回报能力是否足够?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否需要提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面对营业现金比率的改动,企业需要注意自身是否对现金流有足够重视?自身的盈利是否有量无质?经营成果是否符合资本市场标准?要想在“一利五率”的考核指标下实现优秀,相比于“两利四率”时期,企业有更多需要做到的事情。
从融资方式来看,要围绕“一利五率”新提出的“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强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巩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标杆作用,需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抓好制度顶层设计;二是抓好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三是抓好公司完善治理;四是抓好投资者关系管理;五是抓好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六是抓好资本市场运作。
在新的一年中,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情势,国家对于经济发展有更高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在新一轮改革深化行动中,坚定挑起稳增长政策落实到位的责任,发挥在资本市场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