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1110日,华北地区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为792家,总市值规模达242080.69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8.39%本文将从区域总体经营情况、净利润增长和不同属性公司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华北地区a股上市公司发展特征。 

  从总体经营情况来看,华北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792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2888.01亿元,占a股总营收的39.79%净利润总额为19892.11亿元,占a股净利润的45.72%。其中,共有417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正增长,占华北地区上市公司总数的52.65%从同比情况来看,华北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0.45%,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15% 

  不同区域经营情况来看,北京上市公司稳中有升,彰显较强发展韧性。在京津冀三个省市中,仅有北京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北京市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78%,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7%。河北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6%,净利润同比下降0.05%天津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幅度最大,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8.08%61.81%,主要系交通运输行业经营承压其中,中远海控受集装航运业运输需求走弱、运价下跌等诸多因素挑战,营收同比下降57.49%,净利润同比下降77.30% 

  从公司属性来看,华北地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规模优势明显,但创收能力和盈利能力稍显不足。华北地区共有312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仅次于华东地区的537家,数量位列第二。截至1110日,华北地区国有控股公司总市值达184184.45亿元,占a股国有控股公司总市值的41.52%,在地区排名中位列第一。其中,a股共有7家国有控股公司市值超过万亿,有5家均位于北京市。2023年三季度,华北地区国有控股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92902.27亿元,同比下降0.74%,净利润总额为18396.85亿元,同比下降0.80%,而华东地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均比去年同期增加。 

  整体来看,华北地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特别是拥有5家万亿市值的公司,较于华东地区,盈利增长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北京可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协作,从而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新典范。